关键词:
中学语文
民间文学作品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摘要: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学科,民间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资源。一直以来,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授课教师忽视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律而采用作家文学评价标准进行授课,导致课本中的经典民间文学作品无法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笔者着眼于民间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等本体特点,并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学生通过阅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建立了一套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地方文化的审美感受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间文学作品教学策略,以求实现中学语文民间文学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论述中学语文民间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的目的、意义及价值,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对“中学语文民间文学作品”和“教学策略”进行概念界定。第三章:民间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文学作品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资源,可以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民间文化的审美感受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四章:中学语文民间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分析。通过对个案学校的中学语文民间文学作品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课堂考察,发现中学语文民间文学教学中存在教师“目中无人”、重内容分析轻言语表达等问题,并对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五章:中学语文民间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针对中学语文民间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个性化教学策略、对话式互动教学策略和情景教学策略。总体而言,本文意义上的中学民间文学作品教学策略是一种多元融合、多方融洽、多工具融用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