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吐鲁番民歌
民俗文化
功能
传承与发展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工作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运动如此雨后的彩虹,重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以前被人民称为“四旧”处理扔掉的东西,如今越来越起被打造成当地的公共文化。同时,也为发展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被打造成“文化品牌”,起到了积极作用。吐鲁番民歌也是作为我国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得又失有些优势。研究吐鲁番民歌不仅是音乐专业者的研究对象,还有像民俗学、民间文学和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者的值得动手的研究范围,能取得宝贵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吐鲁番民歌中的五首经典、盛行于民间、具有文化背景的民歌为个案,通过对笔者家乡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该镇为当地民间艺术起源)的田野调查,以观察和查阅资料方式分析吐鲁番民歌当下的生存空间,从民俗学角度探讨吐鲁番民歌蕴含的文化元素,找出吐鲁番民歌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运用关于人类学、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吐鲁番民歌的主要功能。最终利用访谈方式采访有些相关单位和人物,并结合自己在写论文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简短的分析了吐鲁番民歌现状、保护与发展情况等问题。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吐鲁番民歌的研宄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吐鲁番地区的地理、文化、艺术环境和吐鲁番民歌的历史发展与特征。第二章选吐鲁番民歌中最典型的五首民歌,详细论述此五首民歌的文化背景、民俗文化内涵及其与吐鲁番人民生活的关系。第三章分析吐鲁番民歌的功能,引用田野调查的资料对其进行分析论述,主要分为了传统功能、社会功能和民俗旅游功能等三大类。第三部分是结语,是关于吐鲁番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简短分析,对吐鲁番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几点刍议。是为呼吁人们要关注以吐鲁番民歌为代表的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