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俗学视野
黔剧
国家与社会
传承
摘要:
地方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与审美旨趣。现代社会背景下地方戏的传承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困境,许多地方戏业已面临消亡的危机。本文依托民俗学视野,以贵州省代表性地方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黔剧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国家、社会与地方戏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归纳总结现代社会背景下地方戏传承的现实路径与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绪论、本论、结论,其中本论部分共有四章。第一章是黔剧艺术的文化生境与历史脉络,主要阐述了贵州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与特点,梳理了黔剧传承的历史脉络,从中挖掘了影响黔剧发生、发展、传承、演变的关键因素与重要事件。第二章是黔剧剧目的主要类型与关键内容,主要阐述了黔剧各类型剧目下的不同内容与特点,发现了民间风俗事象与时代精神表征,不但在所有代表剧目中均有所体现且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地方戏浓厚的地域属性,推动了剧目情节的发展,助力了黔剧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繁荣。第三章是黔剧艺人的传承实践与展演场域。通过阐释黔剧艺人的特殊培养、黔剧艺人的拜师仪式、黔剧艺人的展演场域三个部分,勾勒了黔剧当下传承的形态样貌,并将其与传统传承形式进行比较,挖掘其与传统民俗活动的紧密关联,展现了民俗文化对于地方戏传承的重要意义。同时,当下黔剧的展演场域获得了极大扩张,不同展演场域下黔剧艺人采取了不同演出策略,进行了自主的文化调适,彰显了黔剧艺人的传承智慧。第四章是黔剧传承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根据上述章节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黔剧传承剧目中包含的意识形态与地域文化是其核心内容,二者深度结合,彰显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黔剧传承主体的实践活动核心是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经久不断的人才培养和顺应时代的创新与越境,三者协同发力,助力了黔剧当下的传承发展。最后,结论部分对现代社会背景下地方戏的传承发展和民俗学与地方戏研究进行了探讨,认为地方戏传承发展一定要紧跟国家政策、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地方特色才能够实现地方戏传承的繁荣壮景,而民俗学能够有效补充地方戏研究的不足之处,挖掘民俗文化对于地方戏传承的重要作用。同时民俗与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密,已经成为了国家文化治理的一部分。因此,从民俗学角度探究国家、社会、地方戏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地方戏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