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史诗
叙事诗
文本形态
类型学
民俗学
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要:
“中国史诗类型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于2002年8月立项,历时6年,于2008年1月8日结项,最终成果为专著3卷总计60万字。该课题强调个案研究的优长,强调宏观与微观研究的结合。课题组成员通过学术对话实现互动,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达成共识,在长达6年多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渐培育史诗研究的话语平台,形成了口传史诗研究的主旋律。中国以往的史诗研究比较关注史诗的起源、形成和衰亡规律,具有历史学的旨趣,相对忽略对史诗传统内部机制的探讨。这些研究忽视了各民族口头传统史诗的内部规律,忽视了史诗艺人的创造。该研究希望从文本、文类和传统的实际出发,探讨中国史诗传统的独特性。民俗学的类型观念与史诗的类型学研究是本课题的核心命题。它的学理根据主要来源于民俗学特别是口传诗歌理论与方法。该课题的研究至少是把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和民族志诗学这三个学说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方法。本课题从活形态传统中,对史诗的传承、演述和创编,对文本形态和语篇结构做出了新的阐释;对特定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主要从学术史的反思开始,它涉及口传史诗的搜集、整理、文本誊写和出版等一系列问题;对史诗文本的类型学分析,正在从形式分析深入到对深层结构和传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