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月份牌
上海
都市民俗
时间观
时间生活
公共空间
摘要:
月份牌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它是中国商业美术史上最早的广告画。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也可视为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侧面反映。在研究当中,早先的研究者多注重文字文献资料的梳理及研究,而相对忽略了对图像中器物组合的隐性内涵以及图中的背景空间进行系统的研究。月份牌首先应被视为重要的图像资料。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为年历(同时印有中历和西历两种历法),二为年画广告画。前者的出现反映了自近代以来(国民政府法令改制以前即已经开始)西方历法进入并渗透至民众生活,而与此同时,中国自古以来的农历却同时得以保存与之并行不悖的引导民众生活的现象。后者的变迁发展过程亦反映了城市民俗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兼容并包。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主体和总结。绪论部分主要简述了选题原因及意义、研究现状、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思路。主体部分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简介月份牌的引进与发展入手,探究其具有现代性质的商业功用本质;第二部分主要从直观的月份牌的年历部分入手,探讨当时上海西方公历如何渗透至民众生活与传统农历并行不悖地引导民众生活及中西两历各自的特质;第三、四部分着重探讨月份牌年画部分的内容,分别从画面题材的变迁以及背景空间两方面讨论其中暗含对时间观念和时间生活(也就是在时间观念指导下日常及节俗生活实践)的变迁的反映。总结部分主要站在民俗主义的角度上结合此文对月份牌的分析,对都市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做一些探讨性的讨论。正文部分将附有一些与论文相关的月份牌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