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盐冻循环
力学性能
黏结-滑移性能
本构关系
摘要:
内蒙古地区属北方严寒地区,存在大量盐碱地,混凝土结构长期遭受盐碱的化学、物理侵蚀作用以及冻融腐蚀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内蒙古盐碱冻融耦合环境,通过改变复合盐浓度与强度等级研究不同盐冻循环下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同时改变钢筋直径、钢筋锚固长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复合盐浓度,研究不同盐冻循环下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性能,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最后建立了盐冻后再生混凝土的损伤模型和考虑位置函数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1)对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盐冻循环,测试其在盐碱与冻融耦合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盐冻循环下,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均比普通混凝土差;强度等级越高,再生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越好,强度等级为C40的再生混凝土在90次盐冻循环时,其抗压强度损失与质量损失均为最小,分别为26.62%和0.24%;30次盐冻循环前,复合盐浓度越高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越好,30次盐冻循环后,复合盐浓度越高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损伤越大;建立的力学性能损伤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内蒙古盐冻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的损伤变化。(2)通过中心拉拔试验,测试盐碱与冻融耦合环境下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性能,结果表明:相同盐冻循环次数下钢筋直径越大,其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越好,但钢筋直径最大时,由于相对黏结面积的减少导致其与再生混凝土的极限黏结强度反而最小;钢筋锚固长度在3d-5d之间时,对黏结性能的提高影响很大,而锚固长度在5d-8d之间时,对黏结性能的提高影响变缓,因此给出la/d=5的钢筋标准埋入长度建议值;强度等级越高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越好,90次盐冻循环后强度等级为C40的再生混凝土的极限黏结强度是强度等级为C20再生混凝土的1.82倍;复合盐浓度对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性能有很大影响,60次盐冻循环前,复合盐浓度越高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越好,60次盐冻循环后则相反;(3)采用钢筋开槽内贴应变片的方法,测试盐冻循环后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局部黏结性能,结果表明:盐冻循环次数小于60次时,钢筋应变沿锚固长度分布曲线呈现出下凹特征,钢筋应变向自由端传递较慢,盐冻次数达到90次以后,应变分布曲线呈现出上凸特征,钢筋应变传递速度加快;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应力随盐冻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呈现双峰分布,盐冻损伤加速了黏结应力从加载端向自由端传递,90次冻融循环时,自由端的峰值黏结应力超过加载端;建立的盐冻循环下考虑锚固位置的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为复杂环境下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实际受力情况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