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直剪试验
离散元模拟
结构性
水敏性
边坡稳定性
多尺度分析
摘要:
我国南方地区多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是花岗岩风化的“温床”,花岗岩残积土层深厚。这类土体未经搬运分选,具有孔隙比大、强度高等特点,是当地工程建设的地基基础和周边地质环境重要载体。然而,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极强,室内试验得到的强度参数往往会被“低判”,影响工程的经济性,造成工程浪费。且铁路工程建设中的高填深切工程会导致边坡土体扰动,加剧边坡失稳风险。此外,土体遇水敏感,水会显著降低其力学稳定性,在降雨作用下极易引发或加剧滑坡、溜塌等灾害的发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明晰花岗岩残积土的结构性、水敏性机理,揭示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失稳机制是减少此类问题发生的关键,也是当地防灾减灾的焦点与难点问题。现有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宏观特征分析,综合微观结构变化及细观力学机理的多尺度分析仍有待深入。因此,本文以粤东地区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宏微观试验、离散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以下研究:(1)通过地勘报告及现场调研对研究区概况与取样方法进行阐述,并开展室内常规试验获取花岗岩残积土不同深度处的基本物理特征,得到花岗岩残积土沿深度方向的物理性质规律与空间变异性。(2)开展针对原状花岗岩残积土与重塑花岗岩残积土的室内直剪试验得到宏观力学性质差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对结构性进行微观解释。并采用颗粒流模拟方法建立花岗岩残积土直剪试验细观模型,探究花岗岩残积土剪切过程中的颗粒演化特征,从力链演化、位移场和细观组构等细观角度分析细观力学特性差异,对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机理进行宏观-细观-微观多尺度分析。(3)开展花岗岩残积土不同含水率下的室内直剪试验,得到受含水量影响的抗剪性能变化规律,通过SEM试验及图像处理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微观特征,建立微观量化参数与抗剪强度指标相关关系,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关联度分析。此外,建立花岗岩残积土不同含水率下的直剪试验细观模型,分析宏细观参数相关性、运动状态和颗粒接触状态,揭示花岗岩残积土水敏性的细观机理。(4)基于条分思想,考虑含水率与土体容重增加双重因素影响,在宏细观参数关联方程基础上,构建降雨入渗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边坡二维离散元模型,进行边坡“稳定-失稳”渐变过程的可视化模拟,监控特征颗粒的位移-时间关系给出安全预警时间,分析颗粒运动、力链及裂隙演变规律得到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失稳机制。文章基于室内宏微观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探讨花岗岩残积土深度方向的基本物理性质变异性,对结构性及水敏性机理进行多尺度解释,分析降雨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渐进失稳过程与细观机制,为花岗岩残积土力学性质机理分析及所在地区边坡防灾减灾工程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图67幅,表19个,参考文献1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