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海砂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曲线
龄期
摘要:
由于水泥的使用量增加,河砂的过量开发给自然环境带来损害,废弃的混凝土重复利用率处在较低的水平,使用海砂和再生粗骨料配制成混凝土,解决了天然砂石资源枯竭,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低的问题,将玄武岩纤维掺入海砂再生混凝土中,可以有效提升其性质,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本文控制海砂替换率100%,对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长度以及再生骨料替换率下的混凝土,进行28d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峰值应变、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使用自行研制的轴心抗拉试验设备,得到了轴心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试验结果得出:最佳纤维掺量为0.3%、纤维长度为12mm、建议再生骨料替换率为30%。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试验,设计养护龄期为6个水平:1d、3d、7d、14d、21d、28d,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拉强度试验,分析强度随龄期的发展规律,建立了龄期影响下的强度预测公式并进行了验证,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随着纤维掺入量的增加,混合物的流动性和坍落度也会相应下降,相比于纤维体积掺量0.2%,每增加0.1%,坍落度下降约15%;再生骨料替换率越高,混凝土的坍落度约低,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差,再生骨料替换率为30%时,坍落度降低约13%-28%,再生骨料替换率为50%时,坍落度降低42mm以上。(2)对于抗压强度试验,当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增大时,裂缝发展更加缓慢,试件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完整性,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破坏形态的改善效果明显。当再生骨料替代率增大时,试件破碎程度更高,其破坏形态要比普通混凝土差。对于轴心抗拉试验,当荷载即将达到峰值荷载时,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到混凝土裂缝已经出现,但内部纤维仍未完全断裂,且具备一定的抗拉能力,加入玄武岩纤维明显改善了试件的受拉破坏形态。(3)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而峰值应变增加到0.025-0.0308后保持不变,纤维掺量为0.3%和长度12mm时,玄武岩纤维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增强作用;而再生骨料增加会提高受压峰值应变,降低抗压强度,再生骨料替换率越高强度降低越多。(4)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大,轴心抗拉强度先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则呈下降趋势;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再生骨料替换率在30%以下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有限,但当再生骨料替换率提高到50%以上时,强度下降更为明显;玄武岩纤维掺量增加会提高混凝土的受拉峰值应变。通过轴心抗拉试验得到拉应力-应变全曲线,将受拉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用来描述受拉过程,玄武岩纤维和再生骨料对受拉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降段。(5)在最佳纤维掺量和长度条件下,测试混凝土的早龄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在3d时以达到28d强度的60%~65%,随后强度增长缓慢,呈明显的对数型增长。3d的轴心抗压强度发展迅速,随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增长速率趋向稳定,7d的轴心抗压强度为28d抗压强度的70%,随后保持此速率至28d。拟合得出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在龄期影响下的预测公式,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小,拟合度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