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赤泥渗滤液
粉煤灰
改性黏土
力学强度
微观结构
摘要:
近年来,尾矿库的生态安全问题频发,出现了尾矿库底部防渗材料被渗透破坏,防渗系统失效,污染物质泄露等问题。针对我国赤泥尾矿库地下黏土防渗层的重大水土污染防治需求,本论文拟采用粉煤灰改性黏土的方式,研究在赤泥渗滤液作用下,压实粉煤灰改性黏土的力学强度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渗透试验,测定压实粉煤灰改性黏土随着赤泥渗滤液渗透其渗透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赤泥渗滤液渗透前期,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压实改性黏土的渗透系数由3.16×10-11m/s变化到1.07×10-10m/s,渗透系数逐渐变大。在渗透试验后期,不同掺量的压实改性黏土并不单纯的表现为随掺量增大的同时渗透系数增大,8%掺量的改性黏土渗透系数稳定后为5.98×10-11m/s,比4%和6%掺量的改性黏土都要小,而0%掺量纯黏土仍表现为最小的渗透系数9.87×10-12m/s。(2)通过剪切试验及固结压缩试验,测定压实粉煤灰改性黏土随着赤泥渗滤液的渗透,其抗剪强度、黏聚力等力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赤泥渗滤液渗透的情况下,压实改性黏土的抗剪强度随渗透时间的增长而下降,而经过同种渗透天数后的压实改性黏土抗剪强度表现为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掺量高的压实改性黏土抗剪强度下降幅度更小。在200k Pa垂直压力下,渗透14天后,0%掺量黏土抗剪强度比4%掺量黏土抗剪强度小10.07k Pa,比8%掺量黏土抗剪强度小22.63k Pa;渗透60天后,0%掺量黏土抗剪强度比4%掺量黏土抗剪强度小13.57k Pa,比8%掺量黏土抗剪强度小23.97k Pa。随着赤泥渗滤液的渗透,压实改性黏土的黏聚力不断减小,掺量高的压实改性黏土表现的黏聚力降幅更低。经过了60天的渗透后,8%掺量改性黏土的黏聚力下降了15k Pa,下降幅度为20%,0%掺量改性黏土的黏聚力下降了19k Pa,下降幅度为31%。(3)利用电镜扫描仪及BET孔隙分析仪,分析粉煤灰改性黏土受赤泥渗滤液腐蚀前后颗粒块体、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赤泥渗滤液的渗透,在微观层面上导致了土体原有的孔隙结构被破坏,颗粒块体变小,颗粒物变多,比表面积减小,孔径分布的单肩峰高度增高;而随着粉煤灰的添加,在微观层面上使土体结构更加紧实,颗粒物聚合,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分布的单肩峰高度降低。通过对压实粉煤灰改性黏土开展渗透试验、力学试验和微观分析,探讨压实粉煤灰改性黏土在赤泥渗滤液渗透下的力学强度、微观孔隙结构变化,为赤泥尾库矿地下黏土防渗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