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赤泥
石灰石粉
协同效应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水化
耐久性
摘要: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拥有卓越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新型水泥基材料,并且近年来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通常情况下,UHPC存在水泥用量高以及水胶比较低等缺点,导致其会产生昂贵的生产成本以及较大的环境危害。基于上述原因,研究者发现通过使用辅助胶凝材料(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简称SCMs)替代UHPC中的水泥可以有效减少水泥的消耗,降低环境危害。
近年来,工业固体废弃物赤泥常被用作辅助胶凝材料,这不仅能减少水泥的消耗,而且降低了工业固体废弃带来的环境危害。但有研究表明,赤泥的反应性较低,赤泥的加入可能会使UHPC性能降低。众所周知,胶凝材料中的铝相可以与碳酸钙发生协同作用,促进水化产物的形成,增加基体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因此,为了不严重削弱UHPC的性能并且有效提高固体废弃物赤泥的利用率,本研究将铝相含量丰富的赤泥与石灰石粉协同替代部分水泥,开发出一种可持续的UHPC。本文通过流动度测试、凝结时间测试、抗压和抗折强度测试、水化热分析、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EDS)、透水孔隙率测试、毛细吸水性测试、抗冻融循环性能测试和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测试(Rapid Chloride Migration,RCM),研究了赤泥与石灰石粉的协同使用对于UHP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水化过程、微观结构以及耐久性的影响机理。通过严谨的试验研究以及科学论证,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随着赤泥掺量的提升,UHPC的流动性不断降低,主要由于赤泥增加了混合物比表面积,减少了可用于润滑固体颗粒的自由水量,导致UHPC内部产生絮凝现象,流动性降低。石灰石粉的稀释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混合物的流动性。赤泥所提供的高碱度环境加快了UHPC混合物的水化,缩短了UHPC的凝结时间。
(2)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含有赤泥和石灰石粉的UHPC早期强度相对于对照组UHPC较低,但其后期强度发展迅速。这是由于赤泥、石灰石粉以及水泥之间发生的协同效应以及赤泥中沸石的火山灰反应有利于后期水化产物的生成,降低基体的孔隙率,导致UHPC后期强度的发展加速。含有10%赤泥和10%石灰石粉UHPC的56天抗压强度高达153.1MPa,高于对照组UHPC约3%。含有20%赤泥和10%石灰石粉UHPC的56天抗压强度与对照组UHPC接近。
(3)赤泥的加入有利于水泥的水化,并且单位水泥的水化累积放热量随着赤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赤泥的加入导致UHPC主放热峰提前,这是由于赤泥提供的高碱度环境会促进C-S-H的生成,加速水泥水化。此外,赤泥加入会使UHPC主放热峰升高,这是由于超细颗粒的赤泥可以为水化产物的形成提供额外的成核位点,从而提高单位质量水泥释放的热量。
(4)通过水化产物以及微观结构测试可以发现UHPC中还有一些典型的水化产物如氢氧化钙、钙矾石、单硫酸盐、碳酸镁等,赤泥-石灰石粉UHPC中额外出现了半碳铝酸盐、单碳铝酸盐等水化产物。赤泥的物理填充作用以及赤泥、石灰石粉和水泥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助于降低UHPC基体的透水孔隙率。但是赤泥掺量提升会使基体的孔隙增多,导致UHPC的透水孔隙率不断升高,这是由于未反应的赤泥和石灰石粉削弱了基体颗粒间的胶结作用,导致额外孔隙的发展,因此应合理控制赤泥-石灰石粉UHPC的赤泥掺量。
(5)添加了10%赤泥与10%石灰石粉的UHPC的累积毛细吸水量低于对照组约14.7%,呈现出最低累积吸水量。这是由于赤泥、石灰石粉和水泥之间的协同效应大大提升了UHPC的密实程度。赤泥掺量的提升,会导致赤泥-石灰石粉UHPC的毛细吸水高度不断提高,这是由于赤泥和石灰石粉的过量添加降低了胶凝物质间的胶结能力,导致额外孔隙的发展,UHPC内部的毛细运输通道增加,毛细吸水量增加。
(6)所有UHPC试件经过冻融循环后,添加了10%赤泥与10%石灰石粉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最低。这是由于其基体内部密实,水渗入基体的通道减少,冻融循环之后的破坏程度降低。当赤泥的掺量增大时,渗透进入UHPC内部的自由水增多,基体发生冻融破坏的可能性增大。赤泥-石灰石粉UHPC中存在的铝酸盐可以固化UHPC中通过的氯离子生成弗雷德尔盐,从而提升UHP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但赤泥的掺量过多时,由于UHPC基体的胶结能力下降,孔隙度升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