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低气压
配合比参数
力学性能
配合比优化
摘要: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重心已经逐步转向高原地区。然而复杂的气候环境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了较大影响,导致平原上的混凝土配合比在高原地区失效,达不到设计的强度。为实现平原地区水工混凝土配合比在高原地区的适用性,提出高原地区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法。
本文分别在101kPa、80 kPa和50 kPa的环境下,对不同配合比下水工混凝土新拌含气量与硬化气孔结构进行试验研究,揭示低气压环境下的含气量发展规律。同时对养护28d的水工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结合NMR、TGA等测试手段,阐明环境气压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分析不同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建立混凝土性能与配合比参数、环境气压之间的预测模型,最后结合工程经验及规范,确定不同环境气压下的配合比可行域空间,采用NSGA-Ⅱ算法对配合比进行优化。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低气压环境下三皂萜苷引气剂的起泡能力和稳泡能力降低。水胶比和引气剂掺量是影响新拌水工混凝土含气量的主要因素,且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引气剂掺量对新拌含气量的影响减小。从环境气压的影响来看,不同配合比下新拌水工混凝土含气量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而降低,且硬化后混凝土含气量减小,平均气孔孔径和平均气泡间距系数增大,气孔结构劣化。
(2)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动弹性模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低气压对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最大,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最小。水工混凝土抗压破坏时更容易破碎,逐渐由拉伸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劈裂抗拉破坏逐渐由中心开裂破坏模式转变为局部、多条裂缝破坏模式。而剪切破坏模式更加复杂,主裂缝逐渐从混凝土内部较大的初始缺陷位置开裂,并逐渐沿着界面过渡区和薄弱区域扩展,形成多条剪切裂缝。
(3)不同环境气压下各因素对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的影响顺序为:水胶比>引气剂掺量>粉煤灰掺量。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引气剂掺量和水胶比对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增加。配合比参数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次序为:引气剂掺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水胶比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逐渐大于引气剂的影响。
(4)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混凝土整体质量损失率减小,水化产物中的化学结合水减少,水化程度逐渐降低。从水化产物来看,低气压环境中碳酸钙含量较少,氢氧化钙含量较多。各配合比参数对水化程度的影响次序为: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引气剂掺量。从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来看,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混凝土整体孔隙率增大,且各因素对孔隙率的影响程度增大。101kPa下配合比参数对孔隙率的影响次序为:引气剂掺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水胶比对孔隙率的影响程度逐渐大于引气剂掺量。
(5)在各配合比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中,水胶比对各目标函数的敏感系数最大,其中,对抗压强度最敏感,粉煤灰掺量对抗压强度、经济成本的敏感度较低;而引气剂掺量对经济成本与碳排放量影响最小。同时根据约束条件求得的配合比可行域空间以及基于NSGA-Ⅱ算法和线性加权和法求解的最优配合比,随环境气压的降低,引气剂掺量增加,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减小,符合前文研究规律,且低气压环境下最优配合比的碳排放量相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