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化工过程软测量
化工过程分析
软测量系统开发
数据驱动
智能工业系统
摘要:
随着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和工业4.0的深入推广,石油化工行业面临发展机遇。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化工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工艺过程高度复杂和动态变化的严峻挑战,传统测量手段难以满足实时监控和安全稳定生产的要求。软测量技术通过建立模型对关键变量进行预测,为实现工况监测、过程优化和化工过程控制提供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化工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其基于机理的建模方法通常依赖于一定的基本假设,导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而基于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特别是深度学习算法,具有强大的数据拟合能力,但其“黑箱”特性又使得模型解释性不足,难以完全满足化工安全对系统可控性和透明度的要求。
针对上述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AN(Kolmogorov-Arnold Network,KAN)模型的化工过程分析和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利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对各相关变量进行筛选,通过计算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过程变量之间的冗余度,从而确定出最优特征子集,从而有效降低模型复杂度,并为后续的可解释性分析奠定坚实基础。然后利用KAN模型建立相关变量与目标变量之间的预测模型,建模完成后,通过KAN模型的剪枝分析功能对模型内部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位号信息及具体工艺流程图,对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探讨,从而提升模型的可解释性和稳定性。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工业裂解炉和低温甲醇洗两个实际工业案例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及统计学习方法,本文所提方法不仅在预测精度上表现更为优异,而且通过剪枝分析揭示出的变量关系显著提升了模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化工过程安全监控和优化决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基于上述的软测量框架,基于前端-后端-算法分离架构,设计开发了一套低温甲醇洗软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主流微服务架构将企业需求细化为多个独立服务模块,实现了数据采集与传输、实时监测以及软测量预测等关键功能,并在生产中稳定运行,通过企业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