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课标核心素养
初中民歌教学
中国民歌
摘要: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应当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的中国民歌教学,不仅能在欣赏和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并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在厦门市乐安中学进行教学实习,从新课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实践,并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乐安中学、国祺中学和彭厝学校三所学校的初中音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设施,尤其是围绕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实践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调查分析,在调查过程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探寻新课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民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综述及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是新课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中国民歌教学实践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初中人音版音乐教材分析;第二章是厘清初中中国民歌与新课标核心素养四大维度的关系;第三章是对厦门市三所中学新课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民歌教学的调查与分析,整理数据发现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对初中中国民歌教学实践案例的例证,并进行分析研判;第五章是根据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建议。
笔者通过对厦门市乐安中学、彭厝学校、国祺中学的调研访谈和在乐安中学的实践教学,提出新课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中国民歌教学优化策略,即以民歌对比教学、民歌与现代音乐的融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注重多元和过程评价为手段,尝试主体化、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立体化的课程教学,提出“探寻民歌韵,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创设实训景,营造场景画面—融汇多元美,综合贯通学科—演绎民歌魂,展现民歌风彩”的教学实施路径,推动初中中国民歌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文化等方面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在审美、表达、实践和文化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