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歌教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设计
摘要: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思政是改革方向之一,音乐课程“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得到强调和彰显。各地中小学生也因此积极探索在音乐与思政结合的途径。学术界也因此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思政开展了多方位的研究,现阶段的研究集中在理论层面,较少从实践层面的探索,难以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教学实践案例。此外,在具体以音乐教学内容上,过于集中在以爱国主题题材为主的现代音乐上,忽视了民族音乐特别是民歌的思政教育价值。民歌是中国传统艺术之精华,是中小学音乐课堂里的重要教学内容,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文化自信、民族团结、道德品质、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思政元素,是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因此民歌中的思政元素有待学术界挖掘。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与价值观念形成的黄金时期,在青少年价值观引领工作面临重大挑战的今天,对初中生开展思政教育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结合湘教版初中音乐教材,对教材中民歌里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总结与提炼,并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开展了思政元素融入民歌教学的实践探究,充分响应了湘潭市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这一重大教育改革活动。湘教版初中音乐教材设立了“泥土的歌”这个专门进行民歌教学的单元,包含4个部分,涵盖了七年级到九年级,共计19首民歌。经过整理,提炼出爱国主义元素、集体主义元素、民族文化自信元素和道德品质元素这4种主要的思政元素,并结合这些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还列举了四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民歌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音乐课程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审美性、趣味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初中音乐课堂走向思政化是必然趋势。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初中民歌教学的方法与视角,同时也充分体现出音乐课程的思政价值和育人价值,有助于广大初中音乐教师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