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课堂
释意理论
同声传译
口译方法和技巧
摘要:
本实践报告选择了麻省理工工程学院公开课程“机械设计基础”中的“设计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过程”和“齿轮传动”作为模拟口译的素材。该公开课为机械设计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为机械专业学生提供学习思路,教授设计方法,进而培养更多优秀的机械设计人才。
本次实践以英汉同声传译的方式进行模拟口译实践。口译实践报告主要介绍口译任务背景,口译任务的意义,所选课程内容特点以及模拟口译的要求。在报告中详细描述了译者在译前准备,译中和译后反思三个口译阶段所做的工作。译前准备工作有背景知识储备,授课者语音特点及讲课风格,口译理论及方法的选择,口译准备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包,口译计划及应急预案。译中部分主要包括质量控制和过程描述。译后部分的内容是自我评价以及同伴互评。第四章则从词法,句法以及语篇层面对于口译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实践报告的最后,译者对本次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释意理论认为翻译不等同于代码转化,需要将讲话者的“思想”表达出来。讲话者的身份是教师,讲授内容是机械设计专业知识。难点问题是机械专业术语的翻译,一词多义以及专有名词的翻译,有数字的长难句的翻译,结构复杂的句子的处理以及信息冗余对于篇章翻译的影响。本实践报告以释意理论为理论指导,采用意译和直译结合的翻译方法,增译,省译,转换等翻译技巧,解决译者在英汉同传中遇到的问题。经过译后反思,总结了此次翻译中的难点,积累了口译经验。通过本次实践,译者进一步了解了机械类的口译,也开阔了口译素材选择的方向,希望本次报告对其他口译员在同领域的口译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