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会话分析
会话反馈语
课堂会话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摘要:
反馈语,就是听话者对说话者说的话的言语性反馈。课堂反馈语不仅是对外汉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外汉语课堂互动交际的桥梁和工具。近年来已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界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学者们从反馈语的类型、语用功能等诸多角度进行的研究,现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新冠肺炎爆发后,传统的汉语教学课堂从线下变为线上。相比线下的传统教学模式,线上课堂的反馈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具有现实的研究价值。但目前对相关类型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选取两位格鲁吉亚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线上初级综合班的课程录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录音转写、语料分析、会话分析理论等条件分析不同教学活动中会话反馈语的类型、特点、使用情况、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通过观察师生反馈语的特征,挖掘反馈语类型和“引发——回应”框架的对应关系,分析对外汉语教师课堂反馈语的使用偏向,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综合利用课堂反馈语的意识,提高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反馈语,尤其是“感叹型”反馈语的重视,以便为提高教师反馈语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语言习得提出建议。全文共有七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说明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还有研究的方法、语料来源及文献综述;第二章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类;第三章是对本论文涉及的理论研究的梳理;第四章主要是本文的设计研究内容包括相关语料分析;第五章是对TCSL的课堂会话反馈语现状和分析;第六章是针对TCSL的课堂会话反馈语现状以及语料分析中出现的情况给出的建议;第七章是全文的总结,包括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