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协同副词
偏误分析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教学建议
摘要:
协同副词作为汉语副词的一个次类,数量较少,语法意义与功能相近。二语学习者使用协同副词时产生的偏误类型多样,可见协同副词是汉语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难点,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本文选择汉语协同副词“一起”“一块(儿)”“一齐”“一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数据统计、偏误类型分析等方式对协同副词的二语使用情况、偏误情况进行系统考察,并与协同副词在汉语母语语料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对二语教学提出教学设计与教学建议。
本篇论文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旨在探讨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回顾了汉语协同副词的本体研究成果,并对二语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同时,本章还交代了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母语语料与中介语语料来源。
第二章考察了协同副词“一起”“一块(儿)”“一齐”“一同”在汉语母语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协同副词在语义、句法、语用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协同副词的共性特点与个性差异,为分析二语学习者的习得情况打下基础。
第三章首先统计了全球中介语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协同副词的使用情况,发现二语学习者使用协同副词的频率明显低于母语者的使用频率。从正确用例中的共现成分特点和偏误分析两个方向入手,统计“一起”“一块(儿)”“一齐”“一同”的偏误数目,分析它们的使用特点和偏误类型。
第四章分析了可能造成二语学习者偏误的原因,包括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以及回避的学习策略等。
第五章考察了部分汉语二语教材和汉语外向型词典中关于协同副词的编排和释义情况,对于教材编排和词典释义提出了一些建议。此外,还结合了笔者自身的汉语二语教学经验,对不同阶段的协同副词教学进行了教学设计。
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内容,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有待提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