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艺新潮》
“孤岛”上海
钱君匋
抗战
外国文学
摘要:
1938年10月16日,在主编钱君匋的主持下,《文艺新潮》月刊在“孤岛”上海创刊,其是十六开本的文艺月刊,前后共出版两卷二十一期。该刊在“孤岛”上海坚持了23个月,1940年9月15日出版第二卷第九期后,遭到了日军的查禁,被迫停刊。《文艺新潮》月刊作为一个进步刊物,在存续近两年的时间里,贯彻文艺为抗战服务的办刊宗旨,发表了大量宣传抗战的优秀作品,鼓舞广大读者参与到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去。作为一种囊括了各种体裁、各类题材文艺作品的综合性文艺刊物,其在当时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在现在也有着较高的价值。
为将《文艺新潮》月刊作为研究文本,对该刊的创刊背景、办刊宗旨、办刊过程、办刊困境和刊物主要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对《文艺新潮》月刊进行概述,包括该月刊的办刊背景与宗旨、办刊过程、编辑与作者、出版与发行、栏目设置、面临的办刊困境;第三部分对《文艺新潮》月刊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情况报道、宣扬抗战文化、外国文学译介、纪念鲁迅、主张文艺大众化等,此部分为文章的重点;第四部分评析了《文艺新潮》月刊的办刊特色与刊物价值,对该刊的办刊特色进行分析总结,如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密切、文艺与抗日救亡相结合、涉及面广、多个出版物联动等办刊特色,并且挖掘该刊具有的重要历史作用和史料价值,辩证地看待《文艺新潮》月刊在当时所起的历史作用和在当今所具有的现实价值;第五部分是结语,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和升华。
刊物是面向群众、宣传社会现象的窗口。《文艺新潮》月刊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发表了180余名作家的数百个文艺作品,这些文章为研究抗战文艺提供了高价值的原始资料。该刊刊载的大量介绍中国当时发生的重要事件的文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国内时政的渠道。《文艺新潮》月刊作为一份在全面抗战时期存续了23个月的进步文艺刊物,不论在当时还是现今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