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引用行为
硕士论文
引用的修辞功能
引用策略
摘要:
引用是学术论文写作的重要特征,而对二语写作学习者来说,如何恰当运用引证常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二语写作研究不乏对学生引用行为的分析框架,这些框架涵盖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领域,也涵盖了不同水平学习者,然而现存框架未涉及外国文学领域的学生引证行为分析。鉴于外国文学学科与大部分前人研究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在研究范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而硕士论文是学生学习论文写作较常见的写作体裁,因此,对外国文学学科硕士论文的引证分析能够对现有的引证分析框架做出补充,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较新较完善的是Fazel和Shi(2015)的分析框架。该研究探讨博士生研究项目申请书的引用行为,研究方法主要基于文本的半结构化访谈,即,参与者在接受访谈时,对照自己的项目申请书文本,根据访谈问题,回忆当时的引证目标和策略。该研究从引证的修辞功能和引用策略两个方面探究二语学习者的引用行为,其中引证的修辞功能是指写作者使用引证实现文本结构的衔接,而引用策略是指写作者如何使用引证来吸引读者。本研究复制该论文的研究设计,同样从引证的修辞功能和引用策略两个方面,对两位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论文的引证行为进行探究。本研究有以下主要发现:第一,两位学习者使用引证拟达成七种修辞功能,分别为:定义概念、支撑观点、介绍背景、对比观点、实现衔接、总结全文、反驳观点。其中,有五种修辞功能不同于Fazel和Shi(2015)的研究发现。它们是:实现衔接,总结全文、定义概念、反驳观点、对比观点。这些差异可能与写作体裁和学科领域的差异有一定的关联:硕士论文篇幅较长,需要借助引证来实现文本衔接,同时,外国文学领域中用于分析文本的重要概念和观点需要反复引用。第二,两位学习者使用五种引用策略,分别为:引用权威、展示学识、听从教授、隐藏不熟悉、展示兴趣。不同于Fazel和Shi(2015)的发现,本文独有其中三种引用策略:引用权威、展示学识、展示兴趣。这些引用策略的差异可能来自学科领域的差异:本研究发现,外国文学领域学习者把受评析的作家视作权威,因此引用权威这一策略在本研究中使用广泛;引用策略也受到个人引用习惯的影响:本研究中一位学习者表示,使用引证来展示学识和展示兴趣是个人引用习惯。本文在引用行为的研究框架和教学实践上有一些意义:研究框架方面,由于引用行为的分析框架尚未在外国文学方向硕士论文中得到检验,本文进一步检验了现存分析框架,并且发现了一些新的引用修辞功能和引用策略;教学实践方面,本研究指出,为改善学生论文写作中的引证问题,在学术英语教学和导师的论文指导过程中,注意提升引证修辞功能的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恰当的引用策略,对提高学生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会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