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育
外国文学教学
阅读策略
巴尔扎克文学作品教学设计
摘要:
自1920年至今,外国文学作品进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虽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但在中国教育这片土壤中并没有完全本土化。近十年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国文学从数量上增加了篇目,质量上也愈发精益求精,但外界仍对外国文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存在担忧。如何让外国文学作品深得师生心而不是流于形式,已经是当下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了核心问题和选题意义,在整理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的选文情况进行文本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回顾中学语文教材选编外国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突出了 2003版教材选编作品的特点,着重论述其发展性;二是通过对当今中学语文教材选编外国文学作品的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出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现状。第三部分主要从学生考试和教师选拔这两个角度分别来透视外国文学作品的受重视程度,通过实证分析,从社会现象中进一步探究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学教育中为什么不能真正深入人心的原因。第四部分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解读文本的角度出发,以巴尔扎克的作品作为阅读教学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思考,侧重探讨外国文学作品如何才能让人们更好地接受,最大程度地发挥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作用。并试图通过教师的实际教学操作,让阅读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从细节出发,拓宽视野,了解外国文化,学习多元文化,这有助于语文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