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任务型语言教学
PPP教学法
TTT教学法
任务实施
交际法
口语能力
摘要:
本论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对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综合英语课堂中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有效性。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将“任务”作为主要内容的语言教学方法。它强调“做中学”,让学习者感受目标语,建构自己的语言系统。这里的任务并非语言问题,而是要学习者通过使用目标语完成交际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起源于1982年,是交际教学的最新发展。依据这样的理念,即当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而不是他们使用的语言时,学生才能更加有效地学习。自从1989年,任务型教学得到极大地发展。Nunan的《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任务型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师在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上各有不同,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使用语言。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最大限度的在交际,互动和意义协商中使用语言。任务型教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载体,它认为有效的语言学习应该是经历式的,而不是指导性的。这些都有益于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必修的骨干课程之一。该课程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当前的综合英语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综合英语教学质量,尤其是口语教学质量为广大教师所关注。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它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形成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这有别于我国英语作为外语的国情。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在国外发展的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促进我国英语教学改革。自《新课标》试行以来,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小学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却不为多见。在英语的基本技能中,口语能力是语言输出的重要体现。然而,口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小学到中学,口语教学一直不受重视,致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口语能力低下。传统教学多采用PPP教学步骤,即教师先呈现某个语言项目(presentation),然后让学生练习(practice),最后让学生用该语言项目进行表达(production)。这一模式建立在“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能会什么”的假设上,而教学实践证明以这种语言形式为目的的教学缺乏信度和效率。教师经常在试卷或口语测试中发现,在课堂上重点强调的知识点或重点句型在学生运用的时候还是出错。这种教学模式效果很差,并且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很大压力。这种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口语操练。在任务型教学中,呈现步骤没有了,练习似乎不重要了,但表达突出了,这样就增加了学生活动的机会。活动越多,可理解性输入就会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信息沟通,而不是语言形式。
本文通过教学实验来探究在综合英语课堂中提高学生口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七十二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教学实验。其中试验组四十二人,控制组三十人。此项研究通过问卷、测试、访谈收集数据。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课堂中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办法是可行的,同时证明该教学模式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动机。“教不等于学”已经成为教学中不争的事实。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催化了学生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创造了一个有利于语言习得、内化的环境,这无疑更加有利于口语能力的培养。但是,新方法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完全屏弃传统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现代外语教学提倡百家争鸣,决非一枝独秀。除此之外,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优势灵活运用,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和传统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概述,阐述了该研究的必要性,口语教学的现状,并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第二章介绍了语言教学的发展历史,并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交际教学的新发展,并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与交际语言教学模式以及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概念,形式,成分以及实施方法,并介绍了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相关的理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现状。
第三章是有实证研究,介绍了研究的目的,主体,工具以及程序。并以《综合英语》第二册第九单元为例,具体阐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培训学生口语方面的实施办法。第四章主要详细地分析并讨论试验数据。通过口语测试,动机测试,访谈的方式,问卷调查,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收集数据并得出结论。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