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职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摘要: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社会对于林业类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大。FT学院是一家林业类高职院校,开设的10个林业类专业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林业类人才的任务。人才培养的核心在课程,人才培养的阵地在课堂。“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作为该学院专业基础课,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影响到林业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内针对具体课程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甚少。因此,通过对FT学院该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挖掘影响该课程课堂教学低效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同行提供参考。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界定了4个相关概念,确定了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结合《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媒体6个维度确定了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主要内容,编制了相关问卷以及访谈提纲。通过对FT学院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随机访谈,得出:理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以学生为中心”造成的,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大”而“空”、教学内容照搬教材等;实验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有仪器设备数量的不足、陈旧老化,实验教学存在安全隐患,实验考核不完善等。随后对课堂教学低效情况进行了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包括理论课堂策略:从学生角度制定表述清晰的教学目标、结合专业(课)所需选取“必需、够用”的教学内容、以“启发性”“完整性”为指导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完善加强课堂管理、改变传统的、固化的教学评价格局;实验课堂策略:保障单人单套仪器完成,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从思想到行动重视实验安全、健全实验教学的考核制度。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为制定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