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考
中学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复习策略
摘要:
考试招生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高考作为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人才选拔中占据核心地位。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掌握好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对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其相关内容出现在必修2及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其中,选修内容建立在必修内容基础上,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层次的阐述了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研究《有机化学基础》的试题特点、考查方式及复习策略对高三的复习备考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2016-2020年全国卷(包含I卷、II卷、III卷)共15套试卷的《有机化学基础》试题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试题呈现的核心素养、具体考查形式、各核心素养分值占比及学业质量水平等方面对试题进行归纳。全国卷《有机化学基础》试题呈现的核心素养、主要题型及考查方式如下:(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有机物分子式的书写,考查方式为:给出常见的有机物及类别,书写分子式;或者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多为键线式),书写分子式,以第二种考查方式为主。(2)有机物的命名,考查方式为:已知其结构简式,直接命名即可;或者需要推断其结构,再进行命名,以第一种考查方式为主。命名对象大多是含卤素原子、羟基、醛基、羧基等官能团并结合苯环的有机物的命名。(3)官能团的名称,考查方式为:给出含有该官能团的物质的结构简式,直接进行判断;或者需要推断出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再进行判断,以第一种考查方式为主。(4)反应类型的判断,考查方式为:可明确通过反应条件判断反应类型,比如卤素单质、光照;或者是课本上从未出现过的反应条件,要求学生必须利用提供的反应条件,结合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结构进行推断,以第二种考查方式为主。(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1)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对象可能是原料、中间产物或者原料,多以中间产物为主。在书写结构简式的同时,结合手性碳原子的考查几率也在增大。(2)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类型为:课本上已有的典型反应,比如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酯类物质的水解反应、卤素原子的取代反应、不饱和官能团与氢气的加成反应等,缩合聚合反应与加成聚合反应各涉及一次。如果反应条件是课本上未出现过的,则要根据所给条件中物质的结构简式,联系前后,判断反应类型,书写化学方程式,考查方式以第一种为主。(3)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考查方式为:要求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种数,并结合核磁共振氢谱峰的数目、核磁共振氢谱峰的面积比、含有甲基的数目等进行书写;或者不用写出满足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只需写出满足条件的两种或三种的结构简式即可;或者要求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多以第一种和第二种考查方式为主。(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1)反应试剂和条件的选择,主要是针对教材中典型的反应类型和条件,比如酯化反应、硝化反应等。(2)有机物合成路线的设计,考查方式是给定有机试剂,无机试剂任选,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即题中所给路线,合成相应产物。出现在全国I卷和III卷中,II卷没有涉及。选考题《有机化学基础》体现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历年有机化学考查的重点,所占平均比例在50%左右。结合往届工作经历,以各核心素养和试题考查形式为基础,提出选考题《有机化学基础》复习策略。不同于以往以有机物种类为主线进行复习的惯例,以各类题型为基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自己的解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