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基础
比较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教育部“一纲多本”政策的颁布,体现了教育民主化,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然而不同版本教科书在知识编排、内容表达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由此对各类版本的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发现其不同特点,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取其精华,丰富课堂。本文选取202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和2019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两版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采用ISM法、文献法及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两版教材表层结构(编写结构、知识系统)及深层结构(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层面)的差异,旨在深化一线教师对于两版教材的理解,同时为两版教材的后续修订提供一定的可行性建议。通过比较研究,两版教材在编写上存在以下特点:一、两版教材在知识顺序上基本相同,按照:有机物组成、烃及其衍生物性质、生物大分子及合成高分子,这一顺序开展编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其中鲁科版章节划分更为细致,而人教版章节划分较为简洁;在“烃”这一部分,鲁科版的小节划分有所不同,将其放在第一章“有机物结构特点”,而非独立成章,突破固有的划分模式,编写较为新颖。二、两版教材在习题、插图、栏目三方面的设置上,兼具类型多样及标题简明易懂的特点,实现了呈现形式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这些设计在丰富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三、人教版和鲁科版在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呈现上存在不同侧重,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同等重视的。最后,基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教学改进策略:一、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方面,注重开展探究实验;二、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方面,注重问题驱动式教学;三、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方面,注重对多方面教学资源的整合;四、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方面,注重对引导学生进行传统实验改造;五、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方面,注重对化学教材、化学史的研究及教学情境创设。两版教材在内容编写上,兼具共性及个性,分别具备各自优势、特色。当然,鉴于地区差异,在实际使用中,亦会呈现一定不足。虽然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使用单一版本教材,而对于不同版本教材的深入研究,依然存在其必要性。由此,在实际教学中,不必局限于单一套教材的编排,将不同教材进行优化整合,会更加有利于实际教学方案的实施与设计,由此,才能真正实现“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从而发掘教材的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