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白乃庙
元素地球化学
玄武岩
大陆边缘
岛弧
摘要:
大陆边缘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是成矿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带之一,故大陆边缘的研究成为地质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华北板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带,发育于该带的白乃庙组是一套火山-碎屑沉积,经历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赋存有丰富的铜金多金属矿床,研究白乃庙组火山岩的构造环境及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n 本文在系统的区域地质填图基础上,测制典型剖面,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原白乃庙组底部的斜长角闪岩不属于改组,根据岩性的变化,可以将新确认的白乃庙组分为上、中、下三个岩性段。本组火山岩所夹的碎屑岩变化反映其沉积环境向上逐渐变深。另外,综合分析已有的年龄资料,并重新计算这些数据,认为白乃庙组时代为青白口纪(1124±51Ma)。\n 利用地球化学手段对白乃庙组火山岩进行原岩恢复,白乃庙组变质火山岩原岩为玄武岩到玄武安山岩。从微量元素组成看,岩石以富集LILE和LREE为特征,稀土分布型式呈右倾图式,并略显Ce负异常。与原始地慢相比,岩石具较明显的Nb、Ta亏损,表示源区受到洋壳俯冲物质的影响,白乃庙组玄武岩的构造环境应该是带有岛弧性质的活动大陆边缘。岩浆起源于受俯冲组分改造或影响的地幔,源区性质最有可能是DMM+HUMI的混源物,且地幔源区存在明显亏损和化学不均一性。另外,在岩浆起源与演化过程中,流体交代作用和陆壳的混染是岩浆演化的主要制约条件,演化过程中分离结晶并不占主导地位,仅单斜辉石有明显的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