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核心素养
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
摘要:
2014年,覆盖各个学科,各个学段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被提出,同时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对其进行组织与研究,并努力将其渗透于实际教学课堂内,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被正式颁布;2017年,新课程标准颁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被明确提出。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有益于21世纪对国家人才的培养。首先,在知网上查阅大量文献,对国内外针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明确本文的实际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解读,在分析过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之后,以其为理论指导,进行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与活动。同时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利用教师访谈了解教师落实核心素养的情况,综合分析后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努力落实在教学设计内。之后,以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的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新的教学设计对其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运用学生访谈法,综合实验班和对照班高一升级考试、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和课时检测卷成绩进行T检验分析,对比明确成绩显著性差异,根据实验结果反映传统教学模式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对学生造成的素养差异。实践研究表明,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化学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日后发展,可以更大程度的促进素养的培养提升,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本论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方面指出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同时对国内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方面对研究的核心概念以及理论基础进行解读;第三方面对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和教师落实核心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实施和分析;第四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环节;第五方面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进行实践并进行实践效果分析;第六部分得出研究结论,进行反思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