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科书对比
盐类的水解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摘要:
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而中小学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强教育强国战略的建设。2017年,国家颁布了新一轮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内涵,表明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21世纪人才的培养。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指导下,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化学教科书,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教科书使用面最广。本研究使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对这两种版本教科书展开深入、细致地剖析,挖掘不同版本教科书中所涉及的核心素养,结合比较结果,以“盐类的水解”相关内容为实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以期帮助一线教师更快地把握新版教科书的发展趋势,为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进而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最终提升育人质量。全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并分别对国外、国内的化学教科书比较和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地梳理。第二部分为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对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教科书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呈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主要理论。第三部分以2019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与2019年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者在内容排版、内容选择、栏目设置方面的异同以及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发现两个版本教科书对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呈现各有侧重,且人教版教科书适当地分散了教学难点,教学内容较为分散,鲁科版侧重知识点的衔接性,教学结构较为紧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特点。第四部分以“盐类的水解”为例,详细地呈现出融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后教学设计的具体环节。通过前文对两版本教科书的对比分析,将其中关于“盐类的水解”内容进行重新编排,针对这节内容进行了3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旨在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第五部分以武汉市某重点高中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为研究对象,为探究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起点,在教学实践进行之前进行教学前测,编制前测试题并利用SPSS 26软件分析学生的考试结果,实验结论证明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具有同质性,可以进行教学实践。此次研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融入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设计进行讲授,教学实践完成后,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教学后测和访谈,并进行分析。教学实验和访谈结果证明,采用融入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后,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和反思与展望。分析人教版和鲁科版教科书结构的异同,进而挖掘其各自所蕴含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归纳整合,将其结论融入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这种新的教学设计方法有助于学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