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教版
教科书
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衔接
教学策略
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主动建构而成的,这就体现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应具有衔接性。在中学化学新课程中,义务教育与高中必修、选修教科书之间知识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上升、层级发展的特点,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知水平也由入门到发展再到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这就导致了教学梯度的存在。化学反应原理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化学反应知识的系统化,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所以,对中学化学新课改教科书中关于“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编排进行系统的衔接性研究势在必行。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中学“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存在衔接性,但却不知道为做好化学反应原理衔接教学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将这种衔接性体现到教学设计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际操作、在衔接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课题研究以问卷调查所发现的问题为基础,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所含内容为基准,找出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在各阶段教科书中的出处,罗列教科书中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在各阶段教科书内容编排中的具体呈现,指出各阶段需要衔接的知识点,分析各阶段以及章节内部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据此提出四点教学策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内容深广度;系统分析课程内容,找准知识的衔接点;勤于梳理知识脉络,逐步完善知识体系;关注学生认识发展,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并通过列举典型教学设计案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恰当进行衔接教学设计,合理穿插所需衔接内容。旨在为中学化学教师顺利进行《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的教学提供一些设计思路,为做好中学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衔接教学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