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混合学习
中职C语言课程
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设计
摘要: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越来越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单纯的网络学习又难以监督,而混合学习这一融合网络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的学习方式则为这一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当前许多教学实践都表明,混合学习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单一的在线学习更有效,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选择。《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对他们今后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仍采用传统讲授模式进行C语言教学,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也不理想,有些学校甚至不安排上机实践。尽管有教师尝试使用混合学习的方式实施教学,但缺乏相关理论分析,不能给其他C语言教师提供有效帮助。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主张“教学皆可活动化”。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学习之外的事物却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将C语言课程的教学过程活动化,设计一系列符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活动,应当可以提升学生对C语言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现状。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已有的混合学习模式、学习活动设计、混合学习活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混合学习、学习活动的定义进行辨析,阐述混合学习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中职C语言课程的目标分类二维框架;分析已有的学习活动设计要素,确定了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学习学习活动设计的要素,并提出了确定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规则、设计学习支持、设计活动流程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步骤,据此构建了学习活动的设计框架。根据此框架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并在南京某中职学校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中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对学习活动进行完善。实践最后对学生发放混合学习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分析实践结果和问卷数据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满意度较高,说明基于混合学习的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活动设计框架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研究最后,笔者基于本次研究实践的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其他中职课程的混合学习活动实践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