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PBL
中职教学
C语言程序设计
问题
摘要: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文件频频发出,我国的职业教育地位也在逐渐提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越来越需要专业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近些年来,由于中职课程有了向应用化和职业化方向转变的趋势,中职课堂教学模式也势必会从传统教学法向各个方向不断地探索。本文在基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情况下,选择PBL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中,探索PBL教学法在该领域中的可行性。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起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教学方法,但其在具体实施中存在部分学生主动性差、组内合作难以契合等不足。为推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实践,本文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PBL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湖南某中职学校进行PBL教学法实验,分析其教学实践效果,对PBL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本研究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进行了以下具体研究:(1)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关于PBL的相关研究,从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基础等方面了解了PBL教学法的基本研究情况。(2)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现状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分析,调查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现状,对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的相关数据和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当前中职学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基于这些不足设计了PBL教学法的教学流程:课前资源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小组探究,引出新知,再次提出任务问题,小组合作进一步探讨问题解决思路,之后进行成果展示以及评价反思。(3)对《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进行解读,进一步对教材具体章节进行目标和内容的分析,设计出每章节的导入问题集以及PBL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应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检验PBL教学法应用于该实施课程教学的可行性。(4)通过对后期问卷、访谈以及期末成绩数据的梳理,分析PBL教学法应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分析结果发现PBL能提升学生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分析其不足之处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