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C语言程序设计
PBL模式
教学设计
实践研究
摘要:
本文是在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进行PBL模式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其目的是要找到既与高职培养目标相一致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对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本课题通过对学习理论的对比研究,认为PBL模式很适合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因为《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PBL模式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文以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依托,在探讨PBL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设计适合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主要研究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开发PBL学习的平台,建设该课程的信息资源;二、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设计教学流程,分配课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三、设计学习评价量表,用于完成教学后考核学生,对比学生掌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的实践方案,主要阐述了实践教学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且采用对比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实践。笔者对研究过程进行了较好的控制,对高职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和学习兴趣、沟通交流、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了结果统计分析。
实践表明,将PBL模式应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在提高学生学习操作技能、学习兴趣、沟通交流、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效果不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