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王隐《晋书》
唐修《晋书》
汤球《九家旧晋书辑本》
接受
异同
价值取向
摘要:
唐修《晋书》在编撰过程中对王隐《晋书》之材料有不少引用与改动,其中包括全部引用、间接引用以及部分引用等。全部引用指王隐《晋书》中的材料被原封不动地转引到唐修《晋书》中;间接引用指所述事件内容相同,但是二《书》对事件的表述方式有差异;部分引用指唐修《晋书》对王隐《晋书》的部分材料是有选择性地引用,最终导致二《书》材料在内容上有详细与简略的差异。由于现已无法找到完整的王隐《晋书》版本,故文章主要凭藉汤球辑《九家旧晋书辑本》所辑王隐《晋书》与唐修《晋书》对勘。若要保证对勘与研究结果的正确性,首先必须保证汤球《九家旧晋书辑本》所辑王隐《晋书》材料的正确性,故必须首先对《辑本》(文章后面皆把《九家旧晋书辑本》简称为《辑本》)材料进行纠谬。《辑本》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误辑;二是出处有误。再次,对二《书》记录的相似材料进行认真对勘与研究,从而深入研究唐修《晋书》对王隐《晋书》的接受情况。相同之处主要是指唐《书》对王《书》全盘接收的材料,相异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记载内容的详细与简略;所载内容的有与无;所载内容相同,所属体例不同。由于唐修《晋书》与王隐《晋书》的产生年代相隔较远,撰写作者也不同,其中必然存在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从政治的角度进行分析,作者撰写史书必然会受到当代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统治者的政策支持与否,政治思想的拘束与否,以及避讳制度的严苛与否。此外,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也会多少影响史书的撰写。论文第三章主要概括二《书》的价值取向。这一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叙述官修与私修史书的差异之处,包括修史动机比较与编撰特点比较。二是价值观比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王隐更忠于事实,唐《书》则有曲笔之处;王隐注重德才,唐人稍逊一筹。三是个人偏好比较,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王隐偏好怪异鬼神;唐人偏好文人。关于唐修《晋书》与王隐《晋书》作者价值取向的比较,文章只是从主要视角进行论述,关于部分细节的差异就忽略不计了。下文主要从以上所述的三个步骤进行详细论述,并且列举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证明,以显示结论的真实性与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