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雨旸祈祷
官方立场
文本体式
神灵祭祀
政治治理
摘要:
雨旸祈祷的仪式伴随着文本书写,其向神灵的祭告活动实际上构成了文学发生的一大领地。古代社会政治的发展,认同天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建立起致力于御灾捍患的祭祀传统。整体来看,明代官方的祈祷程式继承古礼,但也有变动与调整。城隍信仰发展至明代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在雨旸祈祷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地位日益巩固。此外,儒、道二家对雨旸祈祷的介入及其法术其实也得到了诸多传播与运用,但从正统儒家祭祀礼仪的角度而论,传统儒士更强调回复古礼。回到文学场域,明人文集中展现出的雨旸祈祷祭祀文本,一方面以其强烈的实用性承担起人与神沟通的功能,另一方面就其文学创作而言,往往呈现为祝文、祈文、祷文、告文、谢文、祭文等文体的书写。因此,对明代雨旸祈祷祭祀文本的研究,不仅可以窥见明代雨旸祈祷祭告的发展面貌,从祭祀角度认识灾害治理行为,也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不同文本书写体式在雨旸祈祷领域的发挥,以及士大夫祭祀文本的书写心态与情感。
文章绪论综述学界雨旸祈祷仪式及其文本的相关研究情况,从官方仪礼与民间风俗的研究、文学文本与文献研究、文人心态与思想个案和文化研究四个维度进行总结,同时,对本文研究的思路与内容等有所论述与说明。
第一章重点关注明代雨旸祈祷程式与官方立场。追溯明前雩祭礼仪的建构与演变过程,考察明代雩祀的规范与建立。由于城隍神在明代被纳入到国家祭祀体系中,其制度建设与祈雨祈晴领域职能的发挥也不容忽视。而在官方儒家礼仪法度之外,佛道仪式也大为盛行。所以,关注佛道祈雨祈晴仪式的发展与官方的态度,才能更好地窥见明代社会雨旸祈祷领域的面貌。
第二章考察分析明代雨旸祭祀文本书写形态与文学表达。以文体学研究为切入视角,从祭祀文本的名称书写出发,对具体祭祀行为方式与文本称谓进行阐析。在观察明文集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明代的文体视域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对雨旸祈祷祭祀书写中所采用的祝文、疏文、表、青词、醮意等文体进行细致具体的解读,并就文本的语言体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章以明代士大夫的祭告祈祷为研究方向,对文本书写对象进行讨论和研究。由于祭祀文本发挥起的是沟通人与神的功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看到城隍与龙神其实成为明代雨旸祈祷的普遍信仰。除此之外,是天神地祇的祭祀与人神崇拜,在具体文本研读的基础上,借此视角可以概观明人雨旸祈祷信仰的神灵体系及其祭告对象的选择。
第四章从文本书写者的立场来考量明代雨旸祭祀文本的创作心态与情志内涵。雨旸祈祷祭祀文本的书写带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色彩,众多文本书写者其实站在了官方朝廷官员的立场。通过对雨旸祈祷祭祀文本的研究,不仅可以对明人救灾佑民心理与政治治理动机有所认识,也能从中挖掘和感受到明人的神灵观与祀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