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岱召
祭祀仪式
音声
功能及意义
传承与保护
摘要:
美岱召,又名灵觉寺,始建于明隆庆年间,是内蒙古地区现存年代最久的藏传佛教寺庙,也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最早的弘法中心,并列入了我国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面朝京藏高速,背靠阴山脚下,是一座城寺一体、人佛共居的寺庙。寺庙是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孙阿勒坦汗被封为封顺义王之后在土默川修建的城寺。美岱召内现存壁画以及三娘子庙是其区别于内蒙古地区其他藏传佛教寺庙的最大特色。本文以美岱召祭祀仪式音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民族音乐学的六种研究方法从祭祀仪式过程、音乐形态文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和概述。以此来探究美岱召藏传佛教仪式音声在内蒙地区的变迁轨迹,从而能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全面的保护和发展。此篇论文分为绪论、美岱召概述、美岱召祭祀仪式、美岱召仪式音声、美岱召诵经仪式音声的功能及社会意义、“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美岱召祭祀仪式和结语七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创新之处及意义等方面对全文内容进行概述,以求从宏观方面对全文进行解读。正文中第一部分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解析美岱召的历史沿革、传奇人物、建筑结构简介以及重要的宗教活动,为接下来的研究内容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对美岱召祭祀仪式进行阐述,将法会的仪式音声记录并保存,为其仪式音声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三部分通过音乐形态分析的方法,对诵经祭祀仪式当中存在的音声进行本体分析。第四部分是通过对祭祀仪式音声进行详细的解剖后分析其音声存在的功能和意义。第五部分是通过对祭祀仪式音声的研究对整个美岱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做出结论。现阶段对美岱召壁画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对其祭祀仪式音声方面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因此,此篇论文就是通过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美岱召诵经仪式音声的变迁进行探究和解析,力求对其仪式音声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贡献,更好的将这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