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山茱萸果核
奶山羊
脂肪酸
基因表达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山茱萸果核对奶山羊泌乳性能、乳脂肪酸组成及乳腺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胎次、泌乳天数[(20±7) d]相近、体重相近的奶山羊5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基础饲粮+1%山茱萸果核(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预试期10 d,正试期45 d。试验过程中记录奶山羊产奶量,试验结束时颈静脉采血进行血清生化指标分析,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同时采集奶样和乳腺组织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乳中脂肪酸组成及乳腺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山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与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2)试验组奶山羊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乳脂率和乳总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乳蛋白率和乳糖率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组奶山羊乳中短中链脂肪酸中C4∶0、C6∶0、C8∶0、C10∶0,饱和脂肪酸中C14∶0、C16∶0、C20∶0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中C18∶3n6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5∶1的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山茱萸果核显著上调了乳腺组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的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了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的相对表达量(P<0.05),对脂肪酸合酶(FASN)、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山茱萸果核可提高奶山羊的产奶量,对乳脂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山茱萸果核可通过促进乳中短中链脂肪酸的合成,调控乳腺中ACC、SCD1和ATG L基因的表达,改善奶山羊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