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山茱萸-牡丹皮药对
致病性大肠杆菌
仔猪腹泻
LT肠毒素
免疫功能
摘要:
仔猪腹泻是一种危害养猪业的典型疾病,主要表现为仔猪体重下降、精神倦怠、脱水性腹泻,免疫力降低,发病后死亡率极高,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养猪业不断扩大,仔猪腹泻现象十分普遍,因此解决仔猪腹泻问题迫在眉睫。为控制这一病情的发生,一些抗生素被用来治疗仔猪腹泻,虽然治疗效果明显,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出现了大量的耐药菌株,使得部分抗生素作用能力减弱或无作用,同时药物残留及毒副作用等问题逐渐突出。中草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能够解决多种疑难病症,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抑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同时价格低、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应用中草药治疗仔猪腹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人通过前期筛选发现,山茱萸-牡丹皮药对在抗大肠杆菌效果较好,且在治疗仔猪腹泻方面鲜有报道。本文首先对山茱萸-牡丹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最小抑菌浓度(MIC90)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山茱萸-牡丹皮药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乙醇体积分数为90%,提取时间为1h,提取温度40℃,提取次数1次,该工艺所得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90)为6.25mg/m L,验证性实验表明此工艺具有稳定性和可行性。采用UPLC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山茱萸-牡丹皮药对中的没食子酸、马钱苷、芍药苷和丹皮酚这四种有效成分;以甲醇(A)和0.1%磷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条件为0~4min,9.8%A;4~8min,9.8%~18.2%A;8~12min,18.2%~91%A;流速0.4 m L/min;柱温30℃;进样量为1μL;检测波长为236nm;并对药对中的没食子酸、马钱苷、芍药苷、丹皮酚进行了指认,选择其中两种单体A和B经配伍后进行了后续实验。成功建立了兔回肠模型,根据兔回肠液体蓄积量判断造模效果,结果表明,孵育后的LT肠毒素造模效果较好。然后研究不同剂量的山茱萸-牡丹皮提取物及其单体组分抗LT肠毒素的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山茱萸-牡丹皮提取物的高、中、低剂量组和单体组分组均能降低液体蓄积量,其中中、低剂量组具有显著意义(P<0.05),且山茱萸-牡丹皮提取物的低剂量组治疗效果最好;HE染色结果表明低剂量组的兔肠道结构完整,与空白组接近一致。为探究山茱萸-牡丹皮药对中各单体成分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我们选取了前期抗仔猪腹泻较好的黄秦仔泻宁作为参照,进行了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单体药效组中单体A和单体B均能极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1),黄秦仔泻宁中的单体D能够极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1);ELISA实验结果表明,黄秦仔泻宁能极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6的含量(P<0.01);异常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腹腔注射黄秦仔泻宁48h后小鼠无死亡情况,体重呈上升趋势,各脏器无异常,说明黄秦仔泻宁无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