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UPLC-MS/MS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人参皂苷Rb1
吴茱萸苦素
吴茱萸内酯
药代动力学
摘要:
建立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吴茱萸汤中吴茱萸次碱(Ru)、吴茱萸碱(Ev)、吴茱萸苦素(Rv)、柠檬苦素(Li)、人参皂苷Rb1(Rb1)的UPLC-MS/MS分析方法,并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选用雄性SD大鼠,多剂量灌胃(ig)未经组分优化(UNOS)和经组分优化的吴茱萸汤样品(OS),在硝酸甘油造模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与脑干样品,采用UPLC-MS/MS测定血浆和脑干中5种成分的浓度,以Phoenix WinNonlin 5.2.1药动学程序软件对血浆数据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经方法学考证,6种成分的峰面积与其在血样及脑组织中的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47),日内、日间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稳定性等均符合体内药物分析的要求,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相关成分的药动学研究。比较2种不同吴茱萸汤组活性成分的血浆药动学参数,发现OS组中的Rb1的Tmax,Cmax,AUC0-24 h,AUC0-∞均升高;Ev的t1/2,Tmax升高,但其Cmax,AUC0-24 h,AUC0-∞降低;Ru的t1/2升高,Cmax,AUC0-24 h,AUC0-∞降低。比较2种汤剂中各成分的脑组织分布,则在OS中含量高的正向作用成分,如给药后30 min,2 h时的Ru,30 min时的Ev,30 min,2 h时的Rb1,均显著低于UNOS组;而在UNOS中含量高的负向作用成分,如给药后30 min,2 h,12 h的吴茱萸苦素(Rv)显著高于OS组,部分阐释了优化吴茱萸汤疗效好于未优化吴茱萸汤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