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代王府
王府家庙
祭祀文化
建筑特征
影响因素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而建筑遗产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清代几乎所有的王府都集中分布于北京老城的内城,因此王府类建筑遗产是首都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载体之一,而清代王府建筑中的王府家庙建筑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为王府中人的宗族祭祀空间和场所,在功能上彰显出一定的特殊性,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题研究。此外,王府家庙建筑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祭祀文化,其对于研究满清皇室的祭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以往的建筑历史研究中,王府家庙建筑作为一类特殊的建筑类型,相关的专题研究较少。同时,在快速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分布在王府类建筑府内和府外的王府家庙建筑,很多被拆改,现状保存情况堪忧,且公众对其的认知度也很低。在这样的情形下,本文拟对于清代北京王府家庙建筑的建筑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可以补充建筑历史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公众对该类建筑的认知度,响应新时代倡导的将建筑遗产融入到人民的现代生活当中,从而提升现代城市生活的品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现状调研,梳理出所有文献和现存可考的王府家庙建筑共30处,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王府家庙建筑的形成与演变,总结其建筑规制特点及与王府的关系特征,再根据实际情况对王府家庙院落空间布局、单体建筑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总结其建筑特征。最后探究王府家庙建筑特征的影响因素,挖掘其内在价值。以期丰富王府类建筑的理论研究体系,补充建筑历史理论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为王府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节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内容,以及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了文献综述,并制定了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章节为清代王府家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这一部分先从王府家庙所蕴含的祖先崇拜与祭祀文化发展入手,再到与之相关联的清代皇家祭祀类建筑的发展演变以及建筑规制研究,最后总结出王府家庙的形成原因与其发展过程。第三章节为清代王府家庙建筑的现状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别研究了王府家庙整体以及府内家庙、府外家庙的分布特征,其次研究了王府家庙与王府的位置关系、数量规模特点。最后对其现状使用情况进行归纳概括。第四章节为清代王府家庙的建筑特征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对王府家庙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其次是单体建筑的位置、建筑规制及建筑形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对王府家庙的建筑功能空间及建筑装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探讨清代北京王府家庙建筑与内蒙蒙古王府家庙及寺庙建筑的异同。第五章节为清代王府家庙的建筑特征的影响因素及价值评估。分别从精神文化、政治制度、自然环境、城市格局以及王府建筑等方面分析影响王府家庙的建筑特征形成的因素,最后总结出王府家庙建筑在历史、艺术、科学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