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七夕节俗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设计
摘要:
七夕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文化内涵深厚,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勤劳智慧、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歌颂了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婚恋观。七夕节俗文化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而对中国和中国人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本文研究初期,在图书馆与知网查阅获取了大量七夕节俗文化相关文献资料,对七夕节的起源发展、民间传说、习俗活动以及主题诗词等内容梳理概括,形成了系统性的文献资料库,为教学设计与实践奠定了本体理论知识基础;主要以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等兰州四所高校的57位汉语水平为高级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其对七夕节俗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并与七位教学对象在教学实践之前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了教学对象基本信息、对七夕节俗文化的认知情况、对课程的期待以及对教学方式的倾向,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输入假说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七夕节的起源与发展、习俗活动、文化意义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运用直观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和主题诗词导入法等教学方法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制定课堂教学效果访谈提纲,就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满意度、知识消化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进行反思,并提出了“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寓教于乐,增加教学趣味性;由节日诗词引出更多节日文化内容;讲授与体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等节俗文化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