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育
公共艺术课程
土家族摆手舞
舞蹈教学组合
摘要:
近年来,国家对于学校美育工作日益重视,颁布了许多促进发展学校美育的文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而舞蹈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舞蹈教材的建设和实践不可或缺。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土家族摆手舞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健身性、趣味性和可舞性,且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较强的文化价值,适合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针对非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因此,笔者选取“土家族摆手舞”教学组合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在美育背景下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进行教材编排,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归纳总结法、田野调查法、情境教学法等进行研究,探究所编创的“土家族摆手舞”教学组合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其在美育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研究做出了一套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土家族摆手舞”教材,本文是对这套教材的文本研究。
本论文分为前言及三个章节:前言从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论述;第一章对土家族摆手舞进行整体概述,从其背景溯源及风格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进行了解,为后续组合编排提供素材;第二章以情境编创、传统舞蹈语言重构、动作元素提炼三个方面表述了教学组合的编排思路,将四个教学组合即情感陶冶训练性组合——西兰卡普组合、音乐感知训练性组合——龙船调组合、劳作动作训练性组合——丰收组合、文化体验综合性组合——女儿会组合的编排内容进行说明,针对教学对象为非舞蹈专业学生,创新性地融入土家族文化背景、强化情境、塑造角色,增添组合的趣味性;第三章论述笔者在现代教学观念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主要环节进行拟定,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诸要素,进行教学实践的价值分析及问题反思。本次研究是对美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土家族摆手舞”教学组合的初次探索,以期达到对现有土家族摆手舞教材及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民族舞蹈教材内容的丰富,以舞蹈艺术美的形象和品质滋润学生的心灵,树立学生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建设我国的美育事业,为我国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