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神圣与世俗
土家族
摆手舞
生活化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的因素”。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基,各民族因其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而展现出蓬勃生机,这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民族凝聚力与坚定文化自信均是至关重要的。恩施土家摆手舞于2008年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土家族日常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生活化的视角全面阐释摆手舞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已势在必行。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恩施土家族摆手舞进行了考察,通过了解恩施土家族摆手舞的历史溯源,分析摆手舞从神圣到世俗再到生活化转变的内在联系,以及土家族摆手舞面临困境,探究恩施土家族摆手舞的发展对策,为土家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就多条文化脉络归结起来看,摆手舞的起源与传统的祭祀仪式相关,由此可见,衍生出神圣与世俗共存的大、小摆手舞两种形式,对土家族凝聚集体记忆、形成文化认同;承接地域使命、弘扬传承价值;规范族群行为、构建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价值。(2)现代社会发展中,摆手舞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和文化演变,清晰阐明了摆手舞从神圣走向世俗的转变。由此可见,一些信仰民俗在发展过程中,其功能在发生改变,从娱神—娱人—娱己功能的转化,了解到摆手舞的文化内涵;从最初具有祈福纳祥、祈福求安等宗教文化意义,转变为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生活向往的自身需求上。经过摆手舞与现代社会的调适,神圣性在不断减弱,世俗性在加强。(3)恩施土家族摆手舞在生活化的趋势下,摆手舞的出现在广场、节庆、景区、学校、运动竞赛等不同的场域,成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方式。文化广场是摆手舞健身娱乐的重要载体;节日节庆是增进民族文化内部认同的重要机制;旅游景区是塑造摆手舞文化形象的窗口,是游客体验城市文化和人文风情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知识传递和文化普及最重要的场所,成为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主桥梁;运动竞赛是摆手舞身份转换的最佳表现形式,成为强化国家认同和国家民族团结的象征。(4)从当代文化背景和发展要求而言,摆手舞的发展滞后于时代进程,存在着摆手舞文化内涵淡化、摆手舞文化生态衡、摆手舞城乡发展参差不齐和摆手舞基层运行秩序局部失调等问题,需要溯本求源,实现整体发展;构建安全生态系统,实现活态发展;推动城乡和谐共生,实现融合发展;发挥社会基层力量,实现摆手舞多元发展等方面为摆手舞发展提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