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江流域
土家族
跳丧
变迁
摘要:
跳丧是清江土家族祭祀亡灵、慰藉生者的一种祭祀性丧事舞蹈,它将原始的巫术观念和祭祀仪式及歌舞艺术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体,并以其独特的形式传达出土家人的生命意识。本文以清江土家族跳丧的变迁为主要关注点,将跳丧还原置于清江土家人的生活世界、民间丧葬仪式过程以及多元的社会语境中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全方位考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清江土家族跳丧呈现出商品化、娱乐化等多元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不仅出现不同衍生情境下的跳丧,而且在民间传统丧葬仪式的基础上出现了“打包丧鼓”的跳丧班子。在这一变迁的过程中,笔者将目光聚焦于文化主体,试图发现他们在如何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出其文化选择与调适,并最终呈现出如何的身体表述。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分为六章:绪论中详细叙述选择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作为考察对象的缘起以及着眼于其变迁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进一步对于其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理论回顾进行梳理,最后说明研究过程中的路径与方法。第一章中直接描绘了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的孕育土壤,认为跳丧的生成、存续与承传都离不开它所依附的区域环境的认识,并着手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展开介绍。第二章呈现一个相对精致的民间跳丧仪式程序调查,对其丧葬仪式的程序与结构进行细致深入的描述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丧葬仪式过程中跳丧与人情互助展开论述。第三章主要解剖跳丧的艺术本体,试图对跳丧的表演机制中鼓、乐、舞三位一体的结构进行全景式的呈现,同时又兼顾各个形式要素的具体分析。第四章在对跳丧纵向的历时梳理基础上,重点论述跳丧在衍生情境之下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态势。第五章主要探讨民间丧葬仪式中的变迁现状,调查分析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如何从“送人情”转向“打包丧鼓”,进一步聚焦于在民间跳丧班子的组织形式之下,传统跳丧的形态变迁。第六章论述清江土家族跳丧变迁的影响因素,具体从其社会语境及变迁过程中由国家意识与地方文化机构与文化精英所形成的多重合力展开探讨,其中最为主要还是集中于文化主体发挥其主体性所作出的文化选择及调试。结论部分,通过对清江流域土家族跳丧的变迁研究,认为民间文化的续存与承传归于民众的精神需求,而在这过程中民间表演团体这种组织形式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是文化主体从文化自觉迈向文化自立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