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家族
祭祀仪式
摆手活动
彭氏宣慰司
土司
摘要:
“摆手”这一活动,不仅包含了土家族传统的摆手歌舞艺术,而且保存了土家族古老的宗教、戏剧、军事、体育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各种艺术精华。可以说,摆手活动,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大汇集、大展示。本文所研究的“摆手”音乐,主要指明清土司时期的土家族大型祭祖活动中的音乐元素。通过文献解读与田野调查,可以了解处于成熟期的传统“摆手”的音乐概貌与单独的各个音乐形态,并与现存活态“摆手”及其音乐进行对比,运用“历史的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分析方法,体验土家摆手活动的“变与不变”。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新认识如下:本文分绪论和正文四章。绪论针对“湘西彭氏宣慰司”与“摆手”两个概念进行了非常详尽地阐述;且罗列出了尽笔者之能所查找出的有关“摆手”的原始史料,及对现有研究状况的论述;并针对“历史的民族音乐学”这一学术理念进行吸收。第一章交代了“摆手”存在的历史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源流、宗教信仰等。其中“土王信仰”是其土司时期阶级统治下的产物,尤以明清土司时期为最盛,交代了明清“摆手”之历史背景。第二章则是立足于笔者所搜集到的所有历史文献资料,“回到历史现场”,还原“摆手”历史原貌,细数传统“摆手”的各个音乐形态。传统仪式程序大致可为三大部分:梯玛祀神、摆手祀神、坪场歌媒。梯玛祀神包括梯玛祭神时的歌与舞,以及梯玛所用到的乐器法器;摆手祀神包括群众一起唱摆手、跳摆手及摆手歌舞过程中的伴奏乐器;坪场歌媒主要于《竹枝词》中有所描绘,为土家青年男女以歌为媒的古老谈情方式,因歌结媒的男女,当夜就可在土家族巫师梯玛的见证下定下婚约,再行约期进行嫁娶活动。第三章在前文已对“摆手”形态、内容等进行全方位阐释后,笔者试图通过当代展示之现况与还原历史原貌进行比较,分析其为什么会出现演变、存在哪些异同、仪式演变规律何如等,继而找寻“摆手”音乐文化“变与不变”之本质。为了能全方位地形成对“摆手”活动及其音乐的整体性认知,笔者以明清时期地方文献为基础,包括历代《永顺府志》、《永顺县志》、《龙山县志》、《保靖县志》和《古丈坪厅志》等地方志,辅以田野采风调查:笔者曾前往永顺县双凤村、永顺老司城、保靖县首八峒村及湘西州州立博物馆等地进行采风调查,力图着眼于历史,落脚于活态传承,凸显出历史语境中的“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