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家族
靛房镇
毛古斯舞
民族文化
传播
摘要:
毛古斯舞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表演形式,融合了戏剧、舞蹈、原始宗教、民间技艺、土家说唱、历史故事等多种民间艺术和土家族文化元素。它起源于远古时代土家族先民的原始生活,主要在湘西的龙山、永顺、保靖和古丈四个县流传。其表演特征为使用土家语,表演过程中不能直立行走,说话需吐字不清。毛古斯舞的表演内容浓缩了土家族先民从狩猎、采集到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在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艺术学、体育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2006年5月,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山县靛房镇是全国土家语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土家族文化积淀深厚。土家语与毛古斯舞之间相依相存,不可分离。当地毛古斯舞传承尚处于自发和族内传承阶段,主要依靠传承人进行教授;在传播方面,电视是使用最多的传播媒介,受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限制,外源性传播起步晚,新媒介的传播应用较欠缺。毛古斯舞是舞蹈和戏剧的活化石,再现了土家族先民的生活。然而,目前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毛古斯舞在今天的社会中认知者寥寥无几。毛古斯舞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传承机制,在挖掘性开发和保护性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瓶颈”和困境。其表演内容、服装与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差异,缺乏更多的财政支持,没有相关的保护政策,青少年一代对其古老的文化形式不感兴趣。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更重要的是做好族内完整地传播与传承,避免毛古斯舞消亡于两个不同时代价值观的碰撞与冲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