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化基因
鄂西土家族
传统村落
传承更新
摘要:
鄂西地区地形复杂,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地域特征鲜明的传统文化和原真的传统民居环境。鄂西土家族传统村落所呈现出的形态特征,是经过历代土家族人发展衍化的结果,往往饱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村落内部的空间组织、村落整体的生态环境、鄂西吊脚建筑中的组群布局、斗拱翘角、丝檐走栏等,是形成鄂西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景观的重要元素。而传统村落的更新改造是一个缓慢而有机的过程,主要与传统建筑技术的演变和村民的自主更新有关。传统村落在社会更迭的过程中,随着居民自我组织的改造活动,村落居住环境逐渐脱离传统,难免会出现“新”“旧”“异”等多重时空的无序组合,致使传统聚落内部建筑的不协调,传统营建方式也被忽视得不到传承,传统居住空间丧失了原有主体,导致了传统生活空间的不适应性和文化断裂等问题。由于现存传统村落保护意识欠缺,致使较多历史遗迹及其特色文化毁于一旦,传统村落逐渐呈现出了文化消隐的状态。如何形成具有系统性与针对性的保护更新策略是传统村落活化的重要环节。
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记忆的灵魂,认识理解土家族的文化内涵是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土家文化的前提,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延续和传承少数民族地域特色。本论文基于文化基因理论,将该理论应用于鄂西传统村落保护,首先概述了文化基因理论及其划分方法,讲述文化基因与传统村落保护的关联性,旨在为后文探索鄂西传统村落文化基因建立思路。通过分析鄂西传统村落文化基因选取方法和原则,从山水环境、建筑构件、生产生活、历史文化、民族信仰五个大的方面对鄂西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进行剖析和提炼,分析这五类文化基因对鄂西传统村落的作用以及表现。通过这一过程,初步建立鄂西传统村落的文化基因体系,准确揭示这些独特的文化精髓。然后,通过对鄂西具代表性村落实地调查和分析,整理归纳了鄂西传统村落在文化传承方面所面临的四大挑战,从传承困境出发提出对应保护策略,为鄂西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新的方向。
本文通过设计实践,旨在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借鉴。因利川市纳水溪古村落的商业老街极具个性,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基于文化的视角,从该传统村落的山水环境、建筑文化、历史文化分析场地的各个要素。首先,对纳水溪古村落景观环境生成背景进行轴侧分析,其次,分析该场域的突出矛盾,进而对各个空间提出针对性的活化策略。通过对纳水村的生产生活空间、生态景观空间、传统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提出了具有发展性、延续性的管理控制策略、可持续发展策略、修缮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