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共病
抑郁症状
生存质量
摘要:
目的:
了解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现状;分析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与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探讨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差异。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湘西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张家界市)抽取1612例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包括汉族535例,苗族570例,土家族507例。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老年抑郁量表(G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老年模块(WHOQOL-OLD)。将数据录入采用Epi Data 3.1软件,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湘西地区汉族、苗族与土家族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对生存质量得分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关性分析、中介分析探讨湘西地区汉族、苗族与土家族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
湘西地区汉族老年人总体的生存质量得分72.78±14.206分,苗族老年人总体的生存质量得分73.67±14.355分,土家族老年人总体的生存质量得分72.69±14.613分。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总维度、感觉功能、自主能力、过去、现在和将来、社会参与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观、亲密关系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死亡观维度得分中,苗族>汉族>土家族;在亲密关系维度得分中,苗族>土家族>汉族。
(2)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将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的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生存质量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子女每月给予生活费、家庭人均月收入、经济来源、经济状况、医疗费用负担、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对湘西地区汉族老年人生存质量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一个城市、子女每月给予生活费、居住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负担、劳动强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对湘西地区苗族老年人生存质量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子女每月给予生活费、家庭人均月收入、经济状况、BMI、劳动强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对湘西地区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湘西地区汉族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职业、子女每月给予生活费、家庭人均月收入、BMI、吸烟情况、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苗族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职业、子女每月给予生活费、居住状况、劳动强度、吸烟情况、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子女每月给予生活费、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
(4)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将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纳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个民族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与抑郁症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表示慢性病共病情况越重,抑郁症状越明显;慢性病共病情况与生存质量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表示慢性病共病情况越重,生存质量水平越差;抑郁症状得分与生存质量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表示抑郁症状越明显,生存质量水平越差。其中,抑郁症状在汉族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和生存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
(1)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慢性病共病率较高,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
(3)年龄、职业、子女每月给予生活费、慢性病共病、抑郁症状为三个民族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共同影响因素,吸烟情况为汉族、苗族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共同影响因素。
(4)慢性病共病数量越多、抑郁症状越严重的老年人生存质量水平越差;抑郁症状在汉族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生存质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慢性病共病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生存质量,还可以通过抑郁症状间接影响生存质量。
(5)湘西地区汉族、苗族及土家族老年人生存质量存在一定差异,苗族老年人在死亡观维度优于土家族,在亲密关系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