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酉阳罾潭村
丧葬仪礼
人情互动
土家族
摘要:
过去二十年里,国内学术界对人情互动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人情互动相关成果后发现,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农村地区人际关系网络、人情交往、人情异化,以及最近兴起的人情消费等文化的描述和内涵分析上;从丧葬仪礼视角开展土家族人情互动研究的成果目前并不多见。由此可见,这是人情互动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鉴于上述情况,笔者拟在全面了解罾潭村人情互动与丧葬仪礼文化的基础上,集中探讨罾潭村土家族丧葬仪礼中的人情互动问题。
本文主要按照以下思路展开:首先,笔者综合采用历史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这两种民族学的基础研究方法,对罾潭村的历史脉络与当前状况进行了全面概述。通过实地参与葬礼活动,笔者将人情互动置于葬礼的具体仪式过程中进行细致还原,从而全面阐述了罾潭村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人情互动现象;其次,文章紧密结合罾潭村土家族的人情交往礼俗,对丧葬仪式中人情互动的范围、阶段和方式进行了分类阐述,以展现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再次,文章从民族学视角出发,对罾潭村土家族丧葬仪礼中的人情互动进行文化解析,分析了罾潭村土家族丧葬仪礼中人情互动的特点,以及对个人、家庭、村落等不同群体产生的作用;最后,笔者对罾潭村土家族丧葬仪礼中的人情互动提出了进一步思考,探讨罾潭村土家族丧葬仪礼中的文化变异因素与表现形式。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学术价值:其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土家族的人情互动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本文提供了土家族人情互动的现代案例;其二,目前关于少数民族丧葬仪式研究的论文与著作很多,研究少数民族人情互动的论文也不计其数,但将土家族人情互动研究与丧葬仪式研究相结合的文章目前较少,本文为人情互动研究提供了土家族案例,对改变以往土家族丧葬仪礼研究不太注重与人情互动相结合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罾潭村的人情交往深植于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不同个体和家庭均拥有独特的人情交往圈,这些圈子并不完全重叠。丧葬仪礼中的人情互动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它始于人尚未离世之时,并不仅仅局限于葬礼本身,主家不仅要及时回礼,还需在日后他人有事时继续互动。其次,人情互动在丧葬仪礼中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如劳务协助、物品借贷、礼品馈赠、精神慰藉等,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运作逻辑,这些逻辑背后蕴含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和惯习。这些知识和惯习虽未言明,却像无形的力量,引导着罾潭村人的交往行为。再次,丧葬仪礼中的人情互动不仅规范了个人行为,还加强了集体意识,人们在此过程中将人情观念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外化为日常行为。同时,人情交往具有多重文化功能,包括满足情感需求、促进文化教育与经济支持、构建与调整社会关系等,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村落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虽然礼金数额近些年来有所增长,但并未超过村民的承受范围,且仍以“情”作为交往的主要驱动力。在葬礼等重要活动中,村民们会自发前往帮忙,安慰陪伴死者亲人,这都体现出了他们深厚的情感纽带。因此,尽管罾潭村的人情互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本质并未发生异化,仍然保持着人情味和互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