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家族摆手舞
沿河县第四中学
民族传统体育
个案研究
摘要:
土家族是我国内陆山区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摆手舞来自民间,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是土家族流传至今的民族体育舞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摆手舞在沿河县几乎是家喻户晓,加之政府部门的重视与大力支持,近年来,摆手舞在中小学的普及和发展愈发成为一种趋势。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四中学开展摆手舞为个案,对其课内教学与课外开展进行调查,对存在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对成功经验与效果效益进行总结、研究,旨在引起中学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主题的广泛关注,使更多更好的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以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承与发展。研究结论:(1)沿河县第四中学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在校园开展土家族摆手舞,整体势态良好,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学校将摆手舞纳入体育课堂教学,编制了课程教材,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了不同教学内容,保证所有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摆手舞。学校开展摆手舞途径多样,形式灵活,丰富多采,有课堂教学,有专门的摆手舞训练社团,有大课间特色活动,还能结合其他学科融入摆手舞元素等。(3)沿河县第四中学开展摆手舞的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包括领导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完善管理机制;场地器材充足;投入经费支持等。(4)沿河县第四中学开展摆手舞成功获得的经验和启示,包括完善的管理机制;专业的师资配备;完备的场地设施;给力的政策支持等。(5)沿河县第四中学摆手舞取得一定效益,体现为提升了校园体育文化;丰富了课程内容资源;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摆手舞推广力度不够给力;教师培训层次不够;教师科研成果不足;舞蹈动作缺乏创新;摆手舞兴趣社团名称存在模糊性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摆手舞教学训练过程。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作用,改变传统的场景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2)精细管理打造赛事平台。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打造一支水平高,具有学校特色的摆手舞队伍。通过参与表演及比赛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增强领导的关注力。(3)调整摆手舞兴趣社团定位。调整摆手舞兴趣社团名称为摆手舞训练社团,招收参与比赛的学生,以兴趣为主的学生,把训练队从兴趣社团中脱离出来,开展形式与课外体育锻炼融合一体。(4)丰富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开设摆手舞专业文化课程,成立摆手舞研究工作室。(5)提升教师学术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学术研究、论文撰写、课题研讨能力,并加强教师在摆手舞方面的研究,多出摆手舞研究成果,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让摆手舞在教学中同步发展。(6)加大媒体宣传推广力度。教育行政部门与政府文化体育部门和民族宗教部门合作,促进学校的摆手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