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SWOT-AHP
竹铃球试点学校
竹铃球
策略
石柱县
摘要:
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疑是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最为过硬的软实力之一,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关键点即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每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都象征着一种民族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由千千万万的各民族人们所传承至今。为了顺应时代的变迁,经过挖掘、整理、传承、发展和创新才得以呈现在世界面前。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逐渐被边缘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不得不加快步伐,寻求新的发展策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主要以社会、家庭及学校三大发展路径为主,学校是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高效传承和良好持续发展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的传承和发展是值得我们予以重点关注并深入研究的问题。中国传统少数民族之一的土家族,主要分布于黔、渝、鄂、湘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历经岁月,遗留下了宝贵的土家文化。在武陵山区土家山寨中有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称之为竹铃球,其历史悠久。在土家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竹铃球比赛被土家先民视为一种极具意义的教育手段,教会世代后辈们从中学会竞争、进取、合作,经过不断地交流融合,集健身、娱乐、教育为一体的竹铃球已被民众所接受。加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不断发展,竹铃球已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走出山寨,融入学校。当前,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已将竹铃球作为一种体育教育资源引入到学校,并建设了竹铃球试点学校。在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的今天,土家文化“竹铃球”对中华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民族价值与重要意义。本文以石柱县竹铃球试点学校竹铃球的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SWOT态势分析法及AHP分析法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从学校基本情况、教师基本情况及学生基本情况为切入点对石柱县竹铃球试点学校竹铃球开展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运用SWOT定性分析得出了竹铃球“进校园”进程中主要存在的内部优劣势及外部影响,结合AHP定量分析,为石柱县竹铃球试点学校竹铃球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发展策略。研究结论如下:(1)石柱县自开展竹铃球运动以来,建立了4所竹铃球试点学校作为竹铃球传承基地,各校因实际情况不同,在开展程度上存在差异,但整体困难均表现为竹铃球场地器材缺乏,活动经费来源单一。(2)竹铃球专业师资较为缺乏,教师年龄结构偏于老龄化,学历层次不一,参与培训次数较少,能胜任竹铃球教学的教师寥寥无几。但对于竹铃球进校园的支持力度大,表示愿意引进校外师资以推动竹铃球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3)竹铃球运动在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相当可观,学生对于竹铃球民族传统文化也有较高的认同感,学生参与竹铃球运动的动机主要是传承民族文化,丰富自身文化生活,提高自身体质及健康水平。据了解,学生主要是通过学校宣传、电视网络及书籍资料等途径了解到的竹铃球相关知识,但在家庭传播路径上所了解较少,竹铃球家庭教育有待加强。(4)通过SWOT态势分析得出了竹铃球试点学校竹铃球发展所面临的内部优劣势及外部机遇与挑战各因素。优势主要有学生对土家族文化强烈的认同感、竹铃球集健身、表演、竞技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可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劣势主要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体育课”与“文化课”的矛盾导致文化课教师不重视、场地器材及资金的短缺、缺乏专家指导、学校管理机制与评估检查跟进机制尚未完善;机遇主要有政府的推动及部门的支持力度大、全国民运会作为推广平台、系列赛事的稳步推进、当代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威胁主要有竹铃球民间传统艺人逐渐缺失、实用器材的研发和规模化再生产尚未实现、从业人员权益尚未得到保障导致参与积极性下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边缘化,进校园“仪式化”。(5)将态势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石柱县竹铃球试点学校竹铃球发展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基于SWOT-AHP模型分析得出SWOT中所有子因素的综合权重、因素强度及力度等量,最后得出竹铃球发展应采取ST抗争型进取战略,并选用积极主动型的战略以此来保证ST战略的顺利实施。针对以上所得出的结论,笔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及操作性的竹铃球发展策略及建议,为石柱县竹铃球试点学校竹铃球项目的发展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