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健康中国
恩施土家族
摆手舞
发展
摘要: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文艺活动,既是民族舞蹈,又具有健身价值。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高度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它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从宗教祭祀、生产劳动、战争和生活等方面得到体现。摆手舞由“四式摆手舞”、“九式摆手舞”逐渐演变到“健身摆手舞”,其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生态摆手舞在来凤县舍米湖村得以传承,而民间流传的摆手舞都是经改编后推广,主要特点是融合现代音乐元素,结合流行舞蹈动作,符合当下老百姓的健身需求。摆手舞作为土家族优秀民族文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四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法,通过查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土家族体育文化等相关书籍并进行整理,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认真梳理并进行归纳整理。前往摆手舞发源地——恩施州来凤县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地调研,在此过程中,走访了摆手舞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摆手舞传承人以及摆手舞练习者、表演者。亲身体会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了解土家族社会基本情况和摆手舞文化传承的基本状况。并参与当地民族文化体育活动,真实体会摆手舞活动的开展,观看民间摆手舞活动,较为系统地收集城区摆手舞开展的时间规律及居民参与程度。通过研究发现:摆手舞发展初期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是与古代的祭祀活动分不开的,但仍显现出了一定的娱乐性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摆手舞因其独具特色,是土家族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舞蹈,随着时代的进步,摆手舞不再局限于专人传承,开始以新型的舞蹈形式出现在民众视野;摆手舞的背景音乐由一锣一鼓演奏而成,锣鼓声节奏强烈,同时从摆手舞的跳法和舞蹈动作来看,属于一项有氧运动,目前摆手舞进入学校作为民族特色运动项目,大多以课间操和文艺汇演为主;摆手舞动作难度适中,易于接受,具有民族文化象征性和极高的艺术观赏性,其蕴含的健康思想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了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的价值,摆手舞为恩施州带来了巨大的体育旅游效益。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建议:为了更好地推广摆手舞,应向大众普及健康知识,在老式摆手舞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创新动作,确保摆手舞练习者的兴趣;当地政府需在保护和传承摆手舞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并保证摆手舞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充足;确保原始摆手舞传承的同时必须拓宽其发展渠道,可结合“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及借助信息时代的新型传播方式,对摆手舞进行广泛宣传;以摆手舞推动区域体育旅游发展,因地制宜,打造非物质遗产园,建设整体保护实验区,充分发挥摆手舞的文化价值,将其转化为经济价值。